崇德弘文 笃行致远
“崇德”,出自《论语?颜渊第十二》:“主忠信,徙义,崇德也。”“崇”是推崇的意思。“德”,是道德、德行,也就是人的品质或品格。“崇德”即主张人要推崇高尚的品格,这是为人之本。“崇德”寓意学院广大师生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弘文”“弘”有宽广、博大之意,寓意学校系教人以胸怀宽宏、知识宽厚;“文”即文化、人文之意,寓意学校根系传统、弘扬人文,重视学校文化。
“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具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致远”,与“明志”同出自三国诸葛亮撰《戒子书》:“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志存高远的意思。后人将“致远”含义进一步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致远”一词强调广大师生员工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实现自己的理想,不懈追求,不断书写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