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老年群体对人工智能了解与新型诈骗的防范意识,深化青年学子社会责任意识,信息与智能工程系学生以“智享晚年:AI赋能新生活”为主题开展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深入社区,将所学的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专业知识转化为适老化服务工具,同时筑牢防诈安全防线,以专业能力为老年群体架起跨越“数字鸿沟”的桥梁,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创新担当。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的王祎鑫、潘金鼎、殷嘉慧三位同学组成的实践团队走进长白新村街道社区,聚焦老年人科技需求,打造“技术赋能 安全教育”双线模式。活动当天王祎鑫同学以生活举例为切入口向老人们讲解人工智能原理,通过多组AI照片与真实照片对照互动,如何从颜色、阴影、纹路等角度识破AI成图。
在活动中团队成员对准老年群体,使用AI技术将老照片修复、颜色修复、还原年轻面貌。介绍国内主流的AI网站、软件,展示如何用一张图片、一段文字、一段音乐就能生成AI视频。活动现场的16位老人中有退休教师、诗人,对这些新兴技术充满好奇,并且一起探讨了DeepSeek、豆包等AI软件,以此丰富生活并且更好地解决生活难题。
在“AI换脸防诈科普”模块,同学们通过讲解AI换脸诈骗案例、互动问答、顺口溜口诀等形式,教会老人“防诈三把安全锁”——问细节、看动作、拖时间。在现场一位老年观众讲述了他在去年避免换脸诈骗的趣事。
活动最后,同学们又科普了国内主流人工智能的正确使用方式,向大家再次强调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防范AI视频的真伪,在手机使用中注意个人数据的安全防止外泄。
本次“智享晚年:AI赋能新生活”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让老年群体触摸到科技的温度,更将安全的种子深植于心;不仅拉近了老人与科技的互动,更是拉近了青年和老年群体间的交流。希望每位老人既能享受技术便利,也能练就“火眼金睛”,让科技真正成为美好生活的伙伴。
信息与智能工程系 供稿